家装市场乱象:"马路游击队"穿件"马甲"变身"正规军"

周寒梅
2014-08-16

 据《上海法治报》报道,好不容易买了新房,装修时却遭遇“李鬼”公司或贴牌“家装游击队”(“家装游击队”指大街上、胡同里摆地摊的装修人员,他们大都是“五无人员”:无营业执照、无资质等级证书、无办公地点、无施工力量、无资金保障),结果,虚报批墙面积、赚取材料差价、房门下沉地板翘、延误工期数月……本想住进焕然一新的新家,不料却落得一肚子怨气。

  “其根源就在于,一些装修公司允许马路‘游击队’挂靠或者租赁其资质,个别装修公司甚至直接将工程转包给了马路‘游击队’。”业内人士称,“目前,家装‘游击队’主要是打价格牌,靠低价大肆揽客,而一些正规家装公司起步价本来就较高,让一些消费者产生找‘正规军’不如找‘散兵游勇’划算的心理。”

  专家指出,没有统一的国家强制标准与规范是导致家装市场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的重要成因,根治家装市场“顽症”,需从立法上下“硬功夫”。

  案例

  “李鬼”公司傍名牌玩“蒸发”

  家住徐汇区的邢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日子,他与上海荣欣方舟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家庭居室装修合同,合同总价款17万元,已支付15万元。然而,工程久拖不决,2个月过去了,至今还没有完工。其间,邢先生多次试图联系公司负责人,但电话均无人接听。无奈,他投诉至消保委。

  徐汇区消保委受理该投诉后,立即联系荣欣方舟协调,但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消保委工作人员于今年3月7日下午到该公司办公地了解情况,结果发现已人去楼空。

  抱着一丝希望,工作人员根据名字,试着联系上海荣欣装潢有限公司,结果被告知荣欣方舟公司与荣欣公司毫无关系,纯属傍名牌的“李鬼”。不得已,消保委只能终止调解。

  “一些实力不济的小企业,往往以低价揽客,但却无法保证施工人员的人数和资质,”徐汇区消保委指出,这些公司遇到问题便百般推诿敷衍,有的公司耗费数月装修好的房子不是油漆脱落就是浴室漏水,有的甚至像本案中的公司一样,施工中途就人间蒸发。

  装修“游击队”变身“正规军”

  小的装修公司诚信度不够,那么,装修时选择大的公司就相安无事了?殊不知,有些家装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把装修业务“发包”给装修队,而装修队不过是临时从街边找来的“马路游击队”。

  本报日前接到读者徐先生投诉称,他与装饰集团上海装饰有限公司签订了《上海市家庭居室装修施工示范合同》,全权委托该公司负责商城路某小区房屋的装修,总价为8万余元。然而,接下来在装修中遇到的问题却让他大失所望:主卧门下沉,地板上翘,导致门板磨损地板;阳台上的清洗池无法排水,水直接流向阳台;拉门下缘高低不平,侧面与门框出现较大裂缝……

  对于徐先生所反映的问题,实创装饰上海公司刘姓工作人员承认“确实存在”。另外,该工作人员也坦承,工人在计算铲墙费用时存在虚报墙体面积、工期延误等问题。

  工作人员称,公司已经就徐先生一事召开专题会,事发后已经对该施工队作出停工处理,停止与该项目经理合作。而当记者问及该施工队与公司的关系时,该工作人员坦言:“行业内一般都是实施‘外包’。”临时拉马路“游击队”拼凑,成为装修纠纷频发的重要诱因。

现状

  “马路游击队”占市场三成

  据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工商登记约有1700家家装企业,加入该协会的有1200家。1200家企业中,95%以上是小企业,约50%左右未获得家庭装修资质。另外,马路游击队仍然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不少企业未达到专业水平,也反映出家装行业起点门槛太低。

  目前正规企业、非正规企业、马路游击队比例是4:3:3,正规企业占有40%的市场份额,非正规企业占30%,马路游击队也占30%。

  业内人士指出,不少“马路游击队”式的施工队伍,为了拓展业务,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后,纷纷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这些小家装公司大都因陋就简,租间房子,支张桌子,安部电话就开始招揽生意。伴随而来的装饰装修合同纠纷也不断增多。以嘉定区为例,2011至2013年,嘉定区法院共审理装饰装修合同案件134件,其中2011年46件,2012年43件,2013年45件。

  另据市消保委家装办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处理消费者投诉149起,办结129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39万元。投诉量同比增加17.32%,占据全市装修服务投诉总量的18.37%。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地板起拱、墙面开裂;延误工期、超预算、故意漏项;保修不及时、拖延推诿等。

  疑惑

  “野蛮”家装为何频繁发生?

  “装修行业专业性较强,涵盖的知识面广,市场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嘉定区法院法官通过调研发现,装饰装修合同纠纷频发,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装饰装修合同双方信息观念错位、约定不够细致,致使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导致了纠纷的发生。

  装修公司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一些装修公司利用业主对装饰装修工艺不甚了解,故意遗漏装修中必须且重要的环节,而后以打折促销的名义给消费者以远低于市场价的工程报价来吸引客源,在实际施工中却就遗漏项目向业主另行主张费用,或以各种理由临时加价。

  部分装修公司为节约开支,将工程层层分包给无资质第三方,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极易引发纠纷。

  施工工艺也不尽规范。装修行业缺少统一的国家强制标准,在质量和价格等方面没有统一的约束和指导标准,从而导致装修材料种类多,质量、价格参差不齐,市场乱象丛生。

  家装规范是否存在“真空”?

  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介绍,早在2002年5月,建设部已发布《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然而该“办法”主要针对新建住宅做出规范,未对住宅二次装修做出细致规定。

  2013年9月1日起,我国首部《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正式施行。2013年3月15日起,上海市地方标准《住宅装饰装修服务规范》正式实施。有了上海地方标准,本市消费者在签订家装合同时,可要求企业按照标准提供服务,如有企业服务未达标准,消费者可向行业协会投诉,协会将根据企业综合表现,对企业进行满意度扣分、行业曝光、取消企业资质等处罚。

  但以上规定仅对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并不适用于“马路游击队”,也不具有法律强制力。

  “马路游击队”成漏网之鱼?

  “马路游击队”在施工时往往野蛮装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出现装修问题后,他们会选择不闻不问甚至携款跑路,让业主投诉无门。由于“马路游击队”流动性大,不易管理,已成为家庭装修行业的一大顽疾,也导致家庭装潢行业内部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

  “马路游击队”的质量无法保障,为什么还会有许多人愿意选择他们呢?业内人士指出,“马路游击队”善打“价格战”,一般来说,同样面积的家庭装修,非正规企业的装修价格比正规企业低了数倍,因此“马路游击队”有很大的市场。

  不少“马路游击队”为了分一杯羹,主动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打着正规企业的牌子承揽工程。有些小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只有接到活时才临时拉“马路游击队”充数,使消费者叫苦不迭。

  本报大律师顾问团成员、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黎庭指出,“根据相关规定,装饰装修公司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或者个人,亦违反劳动法。”嘉定区法院提醒,进入诉讼阶段后,马路施工队可能因为合同主体不适格而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业内人士坦言,“由于法律并未对施工队身份作出明确规定,加之执法成本等因素,这些‘马路游击队’常常游走于法律与监管的边缘。”

声音

  行业协会:需对家装市场重新“洗牌”

  “协会将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家装市场。”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表示,将不断推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即装修企业将先期交给行业协会20万元质保金。如果装修企业装修质量不过关,经消费者向行业协会申请,协会将动用企业“质量保证金”赔付给消费者。

  此外,协会还将鼓励本市的家装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联合起来,组团打造家装优质品牌,塑造家装行业的良好形象,让那些讲诚信、讲质量、讲服务的家装正规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强强联手,对家装市场进行新的“洗牌”,把大部分“游击队”赶出市场。

  消保委:擦亮眼睛查明施工队资质

  市消保委家装办提醒消费者,选择装潢公司要注意审核其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并确定公司有无固定的营业场所,最好查明有无专门的施工人员,切不可贪图便宜。

  市消保委建议,业主还应当强化证据意识,注意索要并保管好装修合同、装修报价单等材料,检测、验收环节及时拍照留底。

  同时,业主还应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联系,随时监督施工进度,并规范验收程序。与装修公司产生矛盾时尽量协商解决,避免走高成本的诉讼之路。

  专家:出台强制标准建诚信“黑名单”

  朱黎庭律师表示,“遏制家装乱相需要工商、建交委等各部门合力加强监管,相关部门也应出台强制性标准。”根据国外有关住宅装修的标准和要求,如防水防漏等施工环节,都要受到政府相应监管部门的严格监控把关,只有经过监管部门验收后才能继续装修。同时,对进行监管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实名制记录,终身问责。业主还可向保险公司提出相关索赔。朱黎庭认为,上海也应借鉴类似的成熟经验,构建家装行业规范体系。

  嘉定区法院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建立诚信档案,将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装潢公司列入诚信黑名单,限制其从业资格。

阅读6
分享
写评论...